龜磁國-龜磁國
時間:2022-05-04 00:18瀏覽次數:176
庫車古稱"龜茲國",是我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。在這裏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,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"第二個敦煌莫高窟"。居民擅長音樂,龜茲樂舞發源於此。
發展情況
龜磁國,古西域國之一,居民擅長音樂。古城位於庫車縣城西約兩公里的皮朗村。我國漢唐時期,中央政府都以龜茲爲政治中心,設立政權機構,管理西域地區。龜茲爲我國古代西域大國都城東漢和帝永元三年(公元91年)班超任都護時曾遷西域都護府於龜茲。唐貞觀22年(公元648年)和唐顯慶2年(公元657年)曾兩度設安西都護府於龜茲,轄4鎮、16府、72州之地。龜磁國簡介
古城周長近八千米,北牆2000米,南牆1806米,東牆1646米,西牆約2200米。除東、南、北三面城牆尚可辨認外,西牆已蕩然無存。全城成不規則正方形,城牆高約2--7米,爲夯土築成,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個。1985年,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先生曾在此城進行過發掘工作,出土文物有石器、骨器彩陶片,銅件、漢五銖錢、龜茲小錢、開元通寶等。